兴凯湖松 学名:PinustakahasiiNakai 别称:兴凯赤松、黑河赤松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柏纲 目:松柏目 科:松科 亚科:松亚科 属:松属 种:兴凯湖松 命名者及年代:Nakai,1939。
兴凯湖松(学名:PinustakahasiiNakai)是松科,松属乔木,高可达20米;新枝被白粉,三年生枝的外皮脱落,露出红色内皮;冬芽赤褐色,长卵圆形,顶端尖,稍有树脂。针叶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叶鞘深褐色;雌球花有短梗,下弯,球果长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种鳞长椭圆状卵形,鳞盾斜方形,肥厚隆起或较平,种翅下部宽,上部渐窄,先端钝尖。5-6月开花,第二年9-10月球果成熟。
兴凯湖松分布于中国黑龙江东南部兴凯湖及密山、鸡东、鸡西、穆棱等地,俄罗斯也有分布。生于湖边砂丘上及山顶石砾土上。
兴凯湖松对研究松属的分类与分布有科学价值。可作为建筑用材,是营造固堤林的适宜树种。
一、兴凯湖松的形态特征
兴凯湖松是乔木,高达20米;树皮红褐色或黄褐色,树干上部的皮呈淡褐黄色;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黄褐色,新枝被白粉,三年生枝的外皮脱落,露出红色内皮;冬芽赤褐色,长卵圆形,顶端尖,稍有树脂。针叶2针一束,长5-10厘米,径1-1.5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半圆形,单层皮下层细胞,维管束鞘横矩圆形,约具8个边生树脂道;叶鞘深褐色;雌球花有短梗,下弯,很少不下弯。
兴凯湖松球果长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4-5厘米,径2-3厘米,熟时淡黄褐色或淡褐色,有短梗,下弯;中部种鳞长椭圆状卵形,长约2厘米,鳞盾斜方形,肥厚隆起或较平,纵脊、横脊显著,球果中下部种鳞的鳞盾隆起向后反曲或平,鳞脐褐色,平或微突起,有短刺;种子倒卵圆形,微扁,长3-5毫米,径约3毫米,淡褐色有黑色斑纹,连翅长约1.5厘米,种翅下部宽,上部渐窄,先端钝尖。花期5-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二、兴凯湖松的产地生境
兴凯湖松分布于中国黑龙江东南部兴凯湖及密山、鸡东、鸡西、穆棱等地,俄罗斯也有分布。生于湖边砂丘上及山顶石砾土上。
三、兴凯湖松的繁殖方法
1、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作床:育苗地选在甘南县绿色林场苗圃,地势平坦、土壤通透性好、有水源。根据地区昼夜温差,土壤温度上升缓慢的特点作高床,苗床规格为1.2米×10米×15厘米,床的横断面为梯形,作床时混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床面整细搂平。
2、种子处理:2006年4月3日,将引进的2000粒种子先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消毒,捞出控干,再放入40℃温水中浸泡24小时,待水温自然冷却后,种子吸足水涝出用消毒过的湿细河沙与种子混拌,装入小布口袋内,再放入较大装有湿细河沙的橡胶桶内,置于5℃环境下保湿处理。于5月将盛种容器转入室内阳光直射处,快速催芽处理,此时,室内温度13-15℃。约10天,种子有30%左右裂嘴时,即可播种。
3、播种方法:由于种子量小,与其他苗木同播于一床。采用条播,覆土0.5厘米,镇压,并始终保持床面湿润。6月初苗出齐,出苗期较集中。
四、兴凯湖松的栽培技术
1、播后管理:除草、松土、浇水、修床,如发现有病虫害,应马上进行药物防治。值得注意的是兴凯湖松小苗叶很长、很密,7-8月本地雨水集中,床上泥土容易护苗,要在晴好天气及时脱泥裤子。
2、越冬防寒:寒冷地区,苗圃培育松类小苗,冬季均需防寒。于10月当气温稳定通过-5℃后,将步道土掘起、打碎,覆于床面上,覆土厚度,以高于苗端3厘米为宜。翌春5月,气温稳定在5℃时,将防寒土从床上用手扒下。并扶正苗木,最好浇化冻水,以免发生冻拔及苗木生理干旱。
3、移植换床:将原床苗起出,移栽至已做好的苗床上,株行距15厘米×15厘米,栽植换床,以利苗木根系发育,继续培育壮苗。换床后继续培育2年即可进行造林试验或培育容器苗。
五、兴凯湖松的主要价值
1、科研:对研究松属的分类与分布有科学价值。
2、经济:可作为建筑用材,是营造固堤林的适宜树种。
六、兴凯湖松的保护级别
1、保护等级: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4年7月公布《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Ⅲ级。
2、濒危原因:渐危种。主存于兴凯湖畔及周边地区,因长期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资源日渐枯竭。
3、保护措施:建议建立自然保护区,建母树林,扩大繁殖。
七、松属
华山松、北美短叶松、白皮松、加勒比松、大别山五针松、高山松、赤松、萌芽松、湿地松、海南五针松、西藏白皮松、乔松、巴山松、红松、华南五针松、南亚松、马尾松、台湾五针松、欧洲黑松、长叶松、日本五针松、海岸松、西黄松、偃松、刚松、新疆五针松、西藏长叶松、北美乔松、欧洲赤松、油松、火炬松、黄山松、兴凯湖松、黑松、热带松、矮松、毛枝五针松、云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