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小卷叶蛾

   2017-03-27 园林花木网佚名669
核心提示:苹小卷叶蛾 类属:卷蛾科 分布与危害:为害作物:苹果,李子,桃等。苹小卷叶蛾的形态特征:苹小卷叶蛾成虫体长6~8毫米。体黄褐色。前翅的前缘向后缘和外缘角有两条浓褐色斜纹,其中一条自前缘向后缘达到翅中央部分

苹小卷叶蛾

苹小卷叶蛾类属:卷蛾科分布与危害:为害作物:苹果,李子,桃等。

苹小卷叶蛾的形态特征:苹小卷叶蛾成虫体长6~8毫米。体黄褐色。前翅的前缘向后缘和外缘角有两条浓褐色斜纹,其中一条自前缘向后缘达到翅中央部分时明显加宽。前翅后缘肩角处,及前缘近顶角处各有一小的褐色纹。苹小卷叶蛾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数十粒排成鱼鳞状卵块。苹小卷叶蛾幼虫:身体细长,头较小呈淡黄色。小幼虫黄绿色,大幼虫翠绿色。蛹黄褐色,腹部背面每节有刺突两排,下面一排小而密,尾端有8根钩状刺毛

苹小卷叶蛾发生规律:苹小卷叶蛾-年发生3-4代,辽宁、山东3代,黄河故道和陕西关中一带可发生4代。以幼龄幼虫在粗翘皮下、剪锯口周缘裂缝中结白色薄茧越冬。第二年苹果树萌芽后出蛰,金冠品种盛花期为出蛰盛期,并吐丝缠结幼芽、嫩叶和花蕾为害,长大后则多卷叶为害,老熟幼虫在卷叶中结茧化蛹。3代发生区,6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7月下旬第一代羽化,9月上旬第二代羽化;4代发生区,越冬代为5月下旬、第一代为6月末至7月初、第二代在8月上旬、第三代在9月中羽化。

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成虫夜间活动,对果醋和糖醋都有较强的趋性,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用米直接临测成虫发生期的数量变化。

苹小卷叶蛾防治方法:

①生物防治: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用糖醋、果醋或苹小卷叶蛾性信息素诱捕器以监测成虫发生期数量消长。自诱捕器中出现越冬成虫之日起,第四天开始释放赤眼蜂防治,一般每隔6天放蜂一次,连续放4-5次,每公顷放蜂约150万头,卵块寄生率可达85%左右,基本控制其为害。

用生物制剂防治苹小卷叶蛾:一代幼虫初期,选用Bt乳剂2001号、苏脲1号1000倍液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诱发成虫。酒:醋:水(5:20:80)或发酵豆腐水等。

人工摘除虫苞:从苹果落花后,越冬代幼虫开始卷叶为害,人工摘除虫苞至越冬代成虫出现时结束。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利用趋光性装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可以作为测报成虫发生期其数量消长的手段。

③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