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肿腿蜂

   2023-05-19 花木佚名59
核心提示:管氏肿腿蜂拉丁学名:SclerodermaguaniXiaoetWu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目:膜翅目Hymenoptera亚目:

管氏肿腿蜂    拉丁学名:SclerodermaguaniXiaoetWu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目:膜翅目Hymenoptera    亚目:细腰亚目    科:肿腿蜂科Bethylidae    属:硬皮肿腿蜂属    种:管氏肿腿蜂    分布区域: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粤北山区。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etWu,属膜翅目、肿腿蜂科下,是一种以鞘翅目、鳞翅目等多种蛀干害虫(特别是天牛类)的幼虫和蛹为寄主的体外寄生蜂。是天牛等多种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于控制天牛危害具有重要作用。

一、管氏肿腿蜂的形态特征

1、成虫:雌蜂体长3mm~4mm,分无翅和有翅两型。头、中胸、腹部及腿节膨大部分为黑色,后胸为深黄褐色;触角、胫节末端及跗节为黄褐色;头扁平,长椭圆形,前口式;触角13节,基部两节及末节较长;前胸比头部稍长,后胸逐渐收狭;前足腿节膨大呈纺锤形,足胫节末端有2个大刺;跗节5节,第5节较长,末端有2爪。有翅型前、中、后胸均为黑色,翅比腹部短1/3,前翅亚前缘室与中室等长,无肘室,径室及翅痣中室后方之脉与基脉相重叠,前缘室虽关闭但其顶端下面有一开口,这些特征是肿腿蜂属所具有的特征。雄蜂体长2-3mm,亦分有翅和无翅两型,但97.2%的雄蜂为有翅型。体色黑,腹部长椭圆形,腹末钝圆,有翅型的翅与腹末等长或伸出腹末之外。

2、卵:乳白色,透明,长卵形,长0.3mm左右,宽0.1mm左右。

3、幼虫:黄白色,体长3mm~4mm,头尾部细尖。

4、蛹:离蛹,蛹初期为乳白色,羽化前为黑褐色,外结白茧,长4mm~4.5mm。

二、管氏肿腿蜂的生活环境

肿腿蜂一年的发生代数随其种类及所在地区的气候不同而异。在河北、山东一年发生5代,在粤北山区一年5代~6代,在广州一年可完成7代~8代。肿腿蜂以受精雌虫在天牛虫道内群居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出蛰活动,寻找寄主。其钻蛀能力极强,能穿过充满虫粪的虫道寻找到寄主。雌蜂爬行迅速,1min可爬行0.5m左右。

肿腿蜂为体外寄生蜂,其寄生活动可分为5个步骤:(1)麻痹寄主;(2)取食发育;(3)清理寄主周围环境;(4)产卵;(5)育幼。

肿腿蜂用尾刺蛰刺寄主注入蜂毒,将寄主麻痹后,拖到隐蔽场所,然后守卫警戒。肿腿蜂通过取食寄主体液补充营养,为产卵作准备。有些小型昆虫,在肿腿蜂蛰刺取食过程中就已死亡;而一些体型过大的寄主,不能被其麻痹产卵。

三、管氏肿腿蜂的生长繁殖

肿腿蜂的产卵量在几粒至几十粒不等。在青杨天牛幼虫上一次最多能产76粒,若寄主营养足够,其都能正常发育成子代蜂。一头雌蜂一生能产卵29粒~290粒,平均136粒。肿腿蜂产卵后,能将掉离寄主的卵或幼虫移到寄主体表,搬开发霉有病的寄主体,将老熟幼虫从寄主残体处移至干净的地方集中吐丝做茧化蛹,始终守护后代。有学者推测母蜂有与子代蜂交尾,继续寻找寄主繁殖后代的习性。一头雌蜂一生最多能寄生5头青杨天牛幼虫,可繁子蜂247头。育出的子代蜂若超过100头,则25%为雄峰。雄蜂羽化早于雌蜂1d~2d,常咬破蜂茧与茧内雌蜂交尾。雌蜂寿命长于雄蜂,野外自然发生的越冬代雌蜂可存活210d左右,当年各代在找到寄主的条件下能存活60d~90d,否则20d左右即死亡。雄蜂寿命一般6d~9d。雌蜂在2℃~5℃下平均寿命283d,可较长期冷藏,仍不失去生命力。

肿腿蜂的发育与温度密切相关。15℃以下时雌蜂不能产卵;23.1℃时完成一个世代需53d~62d;25.9℃需29d~30d;28℃~30℃时需21d~24d。卵、幼虫、茧、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85℃、14.69℃、11.51℃、12.58℃;有效积温分别为46.69日度、73.21日度、225.42日度、359.27日度。该蜂对湿度的应用范围较广,在相对湿度40%~90%条件下均能正常发育,但相对湿度大于80%时茧易发黄。肿腿蜂的成虫和蛹均能经受-24℃的低温,能在海拔1200m~1450m的地区越冬,但在海拔1700m以上时,因冬季气温低,肿腿蜂不能越冬。

四、管氏肿腿蜂的寄主种类

寄主种类:管氏肿腿蜂寄生的害虫种类很多,初步统计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3目22科50余种昆虫,其中天牛类寄主占20余种。主要害虫有: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sinoausterGressitt、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松褐天牛、青杨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Motsch)、桃红颈天牛AromiabungiiFaldermann、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grayiiWhite、中华锯花天牛Apatophysissinica(SemenorTianShanskii)、菊天牛PhytoeciarufiventrisGautier、玫瑰多带天牛Polyzonusfasciatus(Fabr)、梨眼天牛BacchisafortuneiThomson、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杉棕天牛CallidiumvillosulumFairmaire、柏肤小蠹PhloeosinusperlatusChapuis、梳角窃蠹PtilinusfuscusGeoffroy、二齿茎长蠹SinoxylonjaponicumLesne、杨干象CryptorrhynchuslapathiL.、杨黄星象LepyrusjaponicusRoelofs、六星吉丁虫ChrysobothrissuccedaneaSaunders、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tabaniformisRottemburg、杨大透翅蛾AegeriaapiformisClerck、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Busck等。

五、管氏肿腿蜂的应用价值

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生产中应用肿腿蜂开展过防治的害虫有:青杨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星天牛等。对小型天牛效果好,对大型天牛效果防治如掌握适当的放蜂期和放蜂量,也可收到良好效果。详见表1。

表1应用肿腿蜂防治效果

防治虫种

地点

放蜂量

寄生率

青杨天牛

山西

虫蜂比1:3

58.2%

松褐天牛

江苏省句容、无锡市

5000头/hm

33.33%~48.68%

双条杉天牛

北京市

虫蜂比1:3~6

35%

粗鞘双条杉天牛

广东省化州市

1600头~2500头/hm

62%~64%

光肩星天牛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次/年、每次100头/株

防治率86.02%

栗山天牛

辽宁省桓仁县

6头~15头/株

36.6%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