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目拟地甲

   2017-04-01 苗业网佚名549
核心提示:网目拟地甲 学名:网目拟地甲 类属:网目拟地甲网目拟地甲分布与危害:网目拟地甲,是一种虫类,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学名 Opatrum subaratum Faldermann 鞘翅目,拟步甲科。 网目拟地甲成虫和幼虫为害蔬菜幼

网目拟地甲

网目拟地甲 学名:网目拟地甲 类属:网目拟地甲

网目拟地甲分布与危害:网目拟地甲,是一种虫类,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学名 Opatrum subaratum Faldermann 鞘翅目,拟步甲科。 网目拟地甲成虫和幼虫为害蔬菜幼苗,取食嫩茎、嫩根,影响出苗,幼虫还能钻入根茎块根和块茎内食害,造成幼苗枯萎,以致死亡。

网目拟地甲形态特征:雌网目拟地甲成虫体长7.2—8.6mm,宽3.8—4.6mm;雄成虫体长6.4—8.7mm,宽3.3—4.8mm。成虫羽化初期乳白色,逐渐加深,最后全体呈黑色略带褐色,一般鞘翅上都附有泥土,因此外观成灰色。虫体椭圆形,头部较扁,背面似铲状,复眼黑色在头部下方。触角棍棒状11节,第l、3节较长,其余各节呈球形。前胸发达,前缘呈半月形,其上密生点刻如细沙状。鞘翅近长方形,其前缘向下弯曲将腹部包住,故有翅不能飞翔,鞘翅上有7条隆起的纵线,每条纵线两侧有突起5—8个,形成网格状。前、中、后足各有距2个,足上生有黄色细毛。腹部背板黄褐色,腹部腹面可见5节,末端第2节甚小。卵椭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长约1.2—1.5mm,宽约0.7—0.9mm。初孵幼虫体长2.8—3.6mm,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5—18.3mm,体细长与金针虫相似,深灰黄色,背板色深。足3对,前足发达,为中、后足长度的1.3倍。腹部末节小,纺锤形,背板前部稍突起成一横沟,前部有褐色钩形纹1对,末端中央有隆起的褐色部分,边缘共有刚毛12根,末端中央有4根,两侧各排列4根。蛹长6.8—8.7mm,宽3.1—4mm。裸蛹,乳白色并略带灰白,羽化前深黄褐色。腹部末端有2钩刺。

网目拟地甲的发生规律:网目拟地甲在东北、华北地区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土缝、洞穴和枯枝落叶下越冬。翌春3月下旬杂草发芽时,成虫大量出土,取食蒲公英、野蓟等杂草的嫩芽,并随即在菜地为害蔬菜幼苗。成虫在3—4月活动期间交配,交配后1—2天产卵,卵产于1—4cm表土中。幼虫孵化后即在表土层取食幼苗嫩茎嫩根,幼虫6—7龄,历期25—40天,具假死习性。6—7月份幼虫老熟后,在5—8cm深处做土室化蛹,蛹期7—11天。成虫羽化后多在作物和杂草根部越夏,秋季向外转移,为害秋苗。沙潜性喜干燥,一般发生在旱地或较粘性土壤中。成虫只能爬行,假死性特强。成虫寿命较长,最长的能跨越4个年度,连续3年都能产卵,且孤雌后代成虫仍能进行孤雌生殖。

网目拟地甲的防治方法:

1、提早播种或定植,错开沙潜发生期。

2、药剂防治:可采用爱卡士5%颗粒剂拌种或5%丁硫克百威(国光地杀)颗粒剂根部撒施。

3、土壤处理:网目拟地甲为害严重的地区于播种前或移植前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m2 2—6kg,混细干土50kg,均匀地撤在地表,深耙20cm,也可撤在栽植沟或定植穴内,浅覆土后再定植。米乐尔在土壤中活性期为2—3个月,可有效地兼治金针虫、脐槽、地老虎、跳甲幼虫、地蛆、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