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长蠹虫

   2017-04-06 园林花木网佚名836
核心提示:竹长蠹虫 学名:Dinoderus minutus Fabricius 类属:鞘翅目长蠹科分布与危害:国内浙江、江苏、四川、广西、台湾等地有发生,是毛竹、淡竹、刚竹等新采伐竹材的重要钻蛀性害虫。成、幼虫蛀食已采伐的竹材,在竹材内

竹长蠹虫

竹长蠹虫 学名:Dinoderus minutus Fabricius 类属:鞘翅目长蠹科

分布与危害:国内浙江、江苏、四川、广西、台湾等地有发生,是毛竹、淡竹、刚竹等新采伐竹材的重要钻蛀性害虫。成、幼虫蛀食已采伐的竹材,在竹材内部蛀成许多坑道,从蛀口排出大量蛀粉。竹建筑物被害常引起倒塌,竹器被蛀,影响使用。

形态特征:竹长蠹虫成虫赤褐色或黑色,圆筒形,长约3mm,前胸背板隆起将头自盖覆,触角10节,末端3节膨大,鞘翅上有深的刻点。幼虫白色,田部略弯曲,胸部粗大,胸足3对,无腹足,老熟幼虫体长约4mm。蛹为离蛹,白色。

发生规律:竹长蠹虫1年发生3代。成虫羽化盛期在2、6、10月,以幼虫在被害们材的蛀道中越冬。但有一部分以成虫或蛹越冬。越冬的成虫于4月份咬一羽化孔飞出,喜蛀人新采伐的竹材内产卵,每1雌虫可产用20粒左右,卵经数天孵化为幼虫,沿竹材纤维上下啮食,排出粉末的排泄物,幼虫老熟后在蛀道的末端作茧化蛹,成虫羽化后咬一新羽化孔飞出,被害竹内部充满蛀粉,外表则密布虫孔。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季砍竹,避开该虫发生期,可减少受害;新采伐竹材及时运出林外,可使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利用,已受害不堪使用的竹材、竹器及早烧毁;小型竹制品,可加水煮沸,或用煤油注人虫道,杀死其中蠹虫。

2、药剂防治:竹长蠹虫水槽内放5%五氯酚钠溶液,将竹材漫人液中,杀死蠹虫。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