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枯梢病菌

   2018-03-06 苗业网佚名848
核心提示:落叶松枯梢病菌科学分类 真菌: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检疫分类 内检(林业)分布地区:日本、中国的辽宁省(丹东、本溪、抚顺、辽阳、营口、旅大、铁岭)、吉林省(延吉、汪清、图们、延边)、黑龙江省(佳木斯

落叶松枯梢病菌

科学分类  真菌:腔菌纲、座囊菌目、座囊菌科

检疫分类  内检(林业)

分布地区:日本、中国的辽宁省(丹东、本溪、抚顺、辽阳、营口、旅大、铁岭)、吉林省(延吉、汪清、图们、延边)、黑龙江省(佳木斯、宝清、勃利、集贤、林口)、山东省(烟 台、僻山)、河北省、陕西省、内蒙古、宁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危害性状:危害情况落叶松枯梢病是一种危险性的真菌病害。最早发现于日本,1962-1969年在日本北海道普遍流行,造成的损失极大,发病速度也是惊人的,该病不仅引起林木新捎枯死,还由于连年受害,使树冠秃顶.变形呈扫帚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逐年下降,致使林地不能成林,林木不能成材.可免落叶松枯消病造成的损失已相当严瓦现已列为国内的植物检疫对象。 症状特点该病危害1-35年生的本叶松人工林当年新相,6-15年生的幼林发病较重国普遍。一般地,每年7月初至8月末,病状送年明显。起初在未木质化的新消嫩茎部或茎轴部退绿.由淡褐色变为暗揭、黑色、微收缩变细。有树脂溢出,上部弯曲下垂呈钩状,叶枯萎.大部脱落,只在顶部残留一丛针叶。因此,发病部位以上的枝俏枯死,使幼苗成为无顶苗。在幼树立,次年生的新消也经同样过程枯死。年年发病,多数枯梢成丛,树形扫帚状。顶部枯势的叶丛,在发病15-20天后,叶背面密生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抱子器及未成熟的子麦壳。顶部叶丛可保留到第2年春季,发有较晚的,罹病新梢往往直立枯死不弯曲下垂,但病部以上针叶全部脱落。

生物特性:病菌以菌丝及未成熟的子囊腔或残存的分生孢子器,在病梢及顶部残叶上越冬。下年6月中旬子囊腔成熟产生子囊及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传播,浸染带伤新稍,成为当年的初侵染源。残存的分生孢子靠雨水淋洗和风力传播也成为初浸染源。经过10-15天的潜育期新梢出现病状,7月中旬至下旬在病梢上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成熟后放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自8月末开始在病梢上产生子囊腔并与再侵染后的新稍和病叶上形成的孢子器一起越冬,如此循环进行侵染危害。发病过程中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孢子的飞散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孢子飞散盛期。在此期间,如、降雨条件,孢子飞散量迅速增加出现高峰。性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单生丛生于病稍表皮下,大小 115-214μm×109-190μm;性孢子梗细长,无色,具2-3个横隔。分生孢子短杆状或椭圆形,无色,3-6μm×1-2μm。

传染途径:子囊孢子靠风传播,分生孢子靠雨水淋洗作用,向周围扩散,因此分生孢子比子囊孢子传播距离近得多。分生孢子近距离传播,加重病情。子囊孢子靠风远距离传播,扩大发病范围。

防疫方法

1、严格检疫制度,禁止从疫区向非疫区调运苗木。如必须调运时,要去掉病苗和可疑苗木,调运苗木要经过消毒,确认无病菌时,方可调运。

2、加强疫区苗圃管理,培养无病苗木,苗圃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及时拔除烧毁病菌及可疑苗。苗木出圃和上山前亦要严格检查,绝不用病苗造林。

3、坚持"适地适种"原则,避免在连地、沼泽地、风口处营造落叶松。

4、营造混交林及选育抗病品种。营造混交林,尤以针阔混交林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据调查和试验证明日本落叶松在吉林省有明显的抗病性。因此宜扩大日本落叶松的种植面积。

5、合理应用化学药剂防治。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