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冷杉

   2023-04-26 苗木佚名23
核心提示:怒江冷杉拉丁学名:AbiesnukiangensisW.C.Chengamp;L.K.Fu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纲目:松目科松科属:冷杉属种:苍山冷

怒江冷杉    拉丁学名:AbiesnukiangensisW.C.Cheng&L.K.Fu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松目    科松科    属:冷杉属    种:苍山冷杉    命名者及年代:(W.C.Cheng&L.K.Fu)Farjon&Silba,1990    保护级别近危:(IUCN物种红色名录)。

怒江冷杉(AbiesnukiangensisW.C.Cheng&L.K.Fu)是松科、冷杉属乔木。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小枝上有微隆起的叶枕,叶枕之间微有凹槽,一年生枝红褐色或褐色,有密生短毛或凹槽内有较密的短毛。叶在枝条下面列成两列,枝条上面的叶斜展或两列状,条形,通常微弯。雄球花长约2.5厘米,下垂,雄蕊的药隔二叉状,先端尖。球果圆柱形,上部微窄,长7-10厘米,径3.7-4.5厘米,熟时黑色,微被白粉;种子较种翅为长,种翅淡黑褐色或红褐色,楔形,上端截形,宽约9毫米,连同种子长1.6-1.9厘米。

怒江冷杉分布于缅甸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大理、云龙、泸水、贡山))西北部怒江、澜沧江流域海拔2500-3100米地带,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混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ver3.1)——近危(NT)。

一、怒江冷杉的形态特征

怒江冷杉是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小枝上有微隆起的叶枕,叶枕之间微有凹槽,一年生枝红褐色或褐色,有密生短毛或凹槽内有较密的短毛,二、三年生枝暗褐色;冬芽圆球形,微具树脂。

怒江冷杉叶在枝条下面列成两列,枝条上面的叶斜展或两列状,条形,通常微弯,长1.2-4.3(多为1.8-3.2)厘米,宽1.5-2.5毫米,边缘显著地向下卷曲或微卷曲,先端有凹缺,基部微窄,上面深绿色,下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白粉气孔带;横切面两端尖,向下卷曲,靠近两端下方的皮下层细胞各有1个边生树脂道,上面及下面中部常有二层皮下细胞,外层连续排列,内层间断排列,两端有二层连续排列的皮下细胞。

怒江冷杉雄球花长约2.5厘米,下垂,雄蕊的药隔二叉状,先端尖。球果圆柱形,上部微窄,长7-10厘米,径3.7-4.5厘米,熟时黑色,微被白粉;中部种鳞扇状四边形,长1.7-2厘米,宽1.8-2.2厘米,上部较厚,边缘内曲,中部楔状,下部两侧耳状,基部窄成短柄状,长5-8毫米;苞鳞不露出,长1.3-1.7厘米,顶端圆或宽圆,边缘有细缺齿,中央有急尖头,尖头长约2毫米;种子较种翅为长,种翅淡黑褐色或红褐色,楔形,上端截形,宽约9毫米,连同种子长1.6-1.9厘米。

二、怒江冷杉的近种区别

怒江冷杉近似苍山冷杉(学名:AbieselavayiFranch.),但怒江冷杉球果的种鳞较大,宽1.8-2.2厘米,苞鳞较短,不露出;一年生枝有毛;叶较宽长,通常长1.8-3.2厘米。

三、怒江冷杉的产地生境

怒江冷杉分布于缅甸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大理、云龙、泸水、贡山))西北部怒江、澜沧江流域海拔2500-3100米地带,组成纯林或与其他针叶树混生。

四、怒江冷杉的主要价值

怒江冷杉木材性质及用途与苍山冷杉相同。木材淡黄白色,质轻软、细密,比重0.50,纹理直。可供建筑、板材、家具、火柴杆及造纸原料等用材。树皮可提栲胶。可作分布区内的森林更新树种。在缅甸,叶子被用来治疗头痛。

五、怒江冷杉的保护现状

1、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ver3.1)——近危(NT)。

2、种群现状:据估计,发生的范围约为20000平方千米,虽然已知的地点超过10个,但种群严重分散。据估计,在过去的三代(150年)中,这一比例下降了20-50%。由于大部分山区都禁止伐木,中国的主要伐木范围是否会持续下降尚不确定。缅甸的局势尚不明朗,但仍有可能因伐木而持续下降。由于过去衰退程度的不确定性,缅甸的怒江冷杉被评估为近危。

3、保护措施:中国政府在中国西部实施了伐木禁令。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