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山冷杉 拼音:yuánbǎoshānlěngshān 学名:AbiesyuanbaoshanensisY.J.Lu&L.K.Fu 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松纲 亚纲:松亚纲 目:松目 科:松科 属:冷杉属 种:元宝山冷杉。
元宝山冷杉学名:AbiesyuanbaoshanensisY.J.LuetL.K.Fu是松科,冷杉属常绿乔木,高可达25米,树干通直,树皮暗红褐色,小枝黄褐色或淡褐色,无毛;冬芽圆锥形,叶片先端钝有凹缺,上面绿色、幼树的叶先端通常二裂。球果直立,短圆柱形,成熟时淡褐黄色;种鳞扇状,鳞背密生灰白色短毛;苞鳞微外露,种子倒三角状椭圆形,种翅倒三角形,淡黑褐色。
元宝山冷杉分布于中国广西北部元宝山老虎口以北,多散生于山脊及其东侧,海拔1700~2050米地带。
元宝山冷杉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树皮不规则块状开裂;小枝无毛;具树脂。分布于中亚热带中山上部,生于以落叶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元宝山冷杉是国家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类群,不但属于高度濒危亟待保护类群,而且属于具重大科学价值类群,它仅分布于广西北部融水县的元宝山自然保护区。
一、元宝山冷杉的形态特征
元宝山冷杉是常绿乔木,高达25米,胸径60~80厘米;树干通直,树皮暗红褐色,不规则块状开裂;小枝黄褐色或淡褐色,无毛;冬芽圆锥形,褐红色,具树脂。叶在小枝下面列呈2例,上面的叶密集,向外向上伸展,中央的叶较短,长1~2.7厘米,宽1.8~2.5毫米,先端钝有凹缺,上面绿色、中脉凹下,下面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横切面有两个边生树脂道;幼树的叶长3~3.8厘米,先端通常二裂。球果直立,短圆柱形,长8~9厘米,直径4.5~5厘米,成熟时淡褐黄色;种鳞扇状四边形,长约2厘米,宽2.2厘米,鳞背密生灰白色短毛;苞鳞长约种鳞的4/5,微外露,中部较宽,约9毫米,先端有刺尖;种子倒三角状椭圆形,长约1米,种翅倒三角形,淡黑褐色,长约为种子的一倍,宽9~11毫米.
二、元宝山冷杉的生长环境
元宝山冷杉分布于中亚热带中山上部,生于以落叶阔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中。产区夏凉冬冷,年平均温12--15℃,极端最低温-12℃,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雾多,湿度大。土壤主要为由花岗岩发育成的酸性黄棕壤,pH值4.5--5,表土层为枯枝落叶所覆盖的黑色腐殖质土。幼苗耐荫蔽,成长后喜光,耐寒冷.
三、元宝山冷杉的分布范围
元宝山冷杉仅分布于广西北部元宝山老虎口以北,多散生于山脊及其东侧,海拔1700~2050米地带。
四、元宝山冷杉的繁殖方法
元宝山冷杉球果成黄褐色时,要及时采收种子,层积过冬。
元宝山冷杉种子发芽率仅为10%左右。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缓坡或山谷作圃地,于早春播种。先将种子浸入0.3%的过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再置于40℃的温水中浸种8小时,凉干后播种,防止鸟、鼠为害,一个月后发芽。
元宝山冷杉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并注意防治立枯病。2-3年生苗,可出圃造林。
其主要伴生树种为南方铁杉Tsugachinensisvar.tchekiangensis(Flous)ChengetL.K.Fu、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LemeeetLevl.)ChengetL.K.Fu、粗榧Cephalotaxussinensis(Wils.)Li、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brevifolius(Stapf)Foxw.、包槲柯LithocarpuscleistocarpusWils.、水青冈FaguslongipetiolataSeem.等,林下多生长茂密的长尾筱竹Thamnocalmuscuspidata(Keng)Kengf.元宝山冷杉生长较慢,一般每隔3--4年结果一次。5月开花,10月果熟。
五、元宝山冷杉的科学研究
元宝山冷杉是首次在广西境内发现的冷杉属植物之一,仅产融水县元宝山。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尚存百余株,多为百龄以上的林木。由于结实周期较长(3--4年),松鼠为害和林下箭竹密布,天然更新不良,林中很少见到幼树。极需采取保护措施,以利物种的繁衍。
元宝山冷杉是广西特有,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群数量不足900株,在元宝山自然保护区设置5块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获取野外资料,对元宝山冷杉种群进行统计,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并进行种群动态谱分析;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处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元宝山冷杉种群幼苗个体比例大,大个体级死亡率较高,个体胸径超过21cm后,生命期望陡降,谱分析表明,种群的动态过程存在周期性,由于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影响及林窗效应,种群结构有波动性变化过程,元宝山冷杉种群当前仍为稳定型种群,元宝山冷杉种群呈现聚集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有差异;幼苗,幼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龄阶段向随机分布发展,大树呈均匀分布,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同时受群落内小环境的影响。
六、元宝山冷杉的濒危植物
保护价值元宝山冷杉为珍稀濒危植物。它在广西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南方古代植物区系的发生和演变,以及古气候、古地理,特别是对第四纪冰期气候的探讨有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产地林业单位及社队对元宝山冷杉的保护比较重视,尚未发生砍伐现象。不得不存的植株不多,且多为百年以上的老树,应积极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并采种育苗,繁殖栽培。如条件允许,可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元宝冷杉和其他珍稀植物,如巴尾树、鹅掌楸、长苞铁杉、福建柏、华南五针松等一同进行保护。
它在广西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南方古代植物区系的发生和演变,以及古气候、古地理、特别是对第四纪冰期气候的探讨有学术价值。元宝山冷杉为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有:分布范围小,天然更新能力差,幼苗死亡率高,受群落生境限制,动物活动的影响等。建立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了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示范工作,开展人工栽培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