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瓜

   2023-05-26 花木佚名221
核心提示:川木瓜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目:蔷薇目科:蔷薇科。川木瓜是一种被子植物门、蔷薇目植物,分布在山东、安徽、湖北、云南、广

川木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川木瓜是一种被子植物门、蔷薇目植物,分布在山东、安徽、湖北、云南、广西等十多个省区。

一、川木瓜的分布发展状况

川木瓜原产亚洲东部。我国分布在山东、安徽、湖北、云南、广西等十多个省区。山东主产于临沂地区。该地区木瓜主产发展很快,新品种选育也有较大的突破,80年代后期至今,先后选育出9个优良品系;安徽主产于宣州、泾县、宁国等县市;湖北主产于长阳县;云南主产于滇西,全省年产木瓜250-300万公斤;广西只有百色、桂林和梧州三个地区出产木瓜,能够把川木瓜作为水果来大面积以展,只有凌云县,凌云木瓜主要分布于泗城的陇煦、陇浩和洋妹村,加尤、东和也有少量分布。86年全县仅有1100多株,87年至91年全县川木瓜发展停滞不前,92年水果站狠抓水果苗木培育,川木瓜栽培面积已达5000多亩。

二、川木瓜的利用价值

川木瓜除含有一般水果所含的营养物质之外,果实中还含有有效的抗癌物质-维生素B17,既可药用,又可食用,利用价值很高,在医学上,具有平肝和胃,除湿舒筋,治吐泻转筋、湿痹、脚气,水肿痢疾等功能,在食用上,川木瓜用途广泛,可用来生产木瓜饮料,川木瓜酱、川木瓜果脯 ,川木瓜酸精、川木瓜酒系列产品,川木瓜原料及产成品销售市场广阔,鲜果每公斤2-3元,果脯每公斤15-25元,产品供不应求。

三、川木瓜的生产特性

川木瓜是蔷薇科木瓜属植物,落叶灌木树木蔓生状,自然树高4-6米,冠幅3-4米,我县木瓜分无刺和有刺两个品种,无刺品种花呈粉红色,果实比有刺品种稍大而果实较少,平均单果重450-500克,有刺品种花红色,平均单果重300-400克,二月中旬开花,果实八至九月成熟,果椭园形或长椭园形,成熟时果皮金黄色,光滑,果肉黄白色,味芳香浓郁,质坚硬,果肉酸涩,栽种嫁接苗或扦插苗,一般第三年结果,第八至第九年入盛产期,一般亩产2000-3000斤,最高亩产5000斤以上,亩产值达3000-4000元。是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好开发项目之一。

川木瓜适宜于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旱,耐是川木瓜最大的优点,但以向阳、肥沃,水源充足,排灌便利的沙地种植最好,土山石山地区均可栽种,但以冬无严寒,湿热多雨,无霜期200天以上,年均气温13-17度,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环境为优。

四、川木瓜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挖坑规格

定植坑大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宜宽(口径1米),深浅适当(0.6-0.8米)。株行距3.6×6.4米,40株每亩。

(二)定植时间

定植前3个月挖坑,挖坑后两个月回坑,回坑时,将表土与10公斤猪粪搅匀放入坑内,回坑泥土应高出地面20-30厘米。回坑一个月即定植,一般当年秋冬或次年春季定植。

(三)川木爪修剪整形

川木爪生长快,生长量大,生长势强,树冠容易郁闭,根据高产经验,川木爪合理修剪后即可出良好效益。

1、树冠整形

自然开心形:干高40厘米左右,不留中央枝,主干上留3-4个主枝,基部邻接,呈40度向外开张近伸,每个主枝上留2-3个侧枝,开张角度60-70度,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此种树形结构简单,树势稳定,整形容易,侧枝强,光照好,枝组寿命长,结果面积大,产量稳定,易于丰产。

“V”形:主枝左右弯曲延伸,主枝上下留侧枝,直接着生数个结果枝组,枝组间距15-20厘米。该树形适于较高密度栽培,成形好,光照好,早期产量高。

2、整修修剪中应注意的问题

控制骨干枝数量:主要控制主枝和侧枝数量,如骨干枝多,侧枝树势难以控制,树冠内膛条件就会恶化;主枝多不利于侧枝和枝组培养;侧枝多,枝条紧密,光照条件差。

主枝角度要开张:主枝角度与产量,长势密切相关。主枝角度小,极性强、基部易光秃,不易培养侧枝,结果晚,产量低,主枝也不能过于开张,否侧导致生长衰弱。

结果枝组的配置:结果枝组分大、中、小三类,大型技组由粗壮发育枝培育而成,小型枝组一般由中短果枝或花束状果枝培养而成,中型果枝组介于二者之间,由细长果技培养而成,各枝组间需保持一定的间距,大型枝组保持50~60厘米,中型枝组保持30~40厘米,在大中型组安排小型枝组。

3、具体修剪技术

幼树修剪:幼树修剪以轻剪缓放,开张主枝角度为主,多由大型辅养枝,尽快填补空间,缓和树势,提高产量,宜采用撑、拉等方法培养,调整主枝角度为65~80度。幼树发枝较多,且直立强,新梢还有抽生副梢的能力,要注意结合夏季修剪,及时除去过多的直立旺长枝和竞争枝。

盛果期修剪:要经常利用更换骨干枝的方法,调整骨干枝先端的角度和生长势,达到抑前足后,控制树体大小和维持树势稳定的目的。疏除上层和外围的旺长枝、密生枝和竞争枝,保留少量的中庸枝。对枝组的修剪做到疏弱留强,纸上谈兵老留新,有计划地分批进行更新复壮,控制数量与长势。大树内膛和主枝背上的徒长枝应及时剪除,其它的密生枝、病虫枝和细弱持枝一律疏除。

(四)肥水管理

1、结果前肥水管理;结果前按基抽梢次数,淋粪水、埋猪牛粪。一般年施3次,每次都在抽梢前10天施下,每株每次淋粪水5~15公斤或埋猪牛粪10~25公斤。

2、结果树肥水管理:结果后根据生产期需情况,及时追施花前肥、花后肥,果实膨大肥和早秋基肥。

3、元月中旬施花前肥,每株施复合肥0.25~0.5公斤;

4、4月初施花后肥,每株施复合肥0.25~0.5公斤;5月份初施果实膨大肥,每株施复合肥0.5~2公斤。三次追肥均用磷、钾含量较高的复合肥。早秋期基肥于8月初施,每株施猪牛粪25~50公斤加0.5公斤复合肥。

五、川木瓜的病虫防治

川木瓜较少发现川木瓜病害,虫害有蚜虫、木瓜螟虫。

1、蚜虫为害川木瓜嫩叶,使被害叶片卷缩,嫩梢不能正常生长,为害期可用抗蚜威300倍喷雾。

2、川木瓜螟虫(钻心虫):为害川木嫩梢,部份可转移为害树干,引起枝干死亡,可在新抽出一寸左右时,用杀虫威1000倍或敌敌畏800倍药液喷洒防治。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