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丰产栽植技术要点

   2019-01-04 苗业网花木649
核心提示:一、栽培技术1、园址选择与整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pH值6.5~8.0、具排灌条件、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2、细致整地栽植前,应根据所选园地的地形和土壤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整地

一、核桃的栽培技术

1、园址选择与整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pH值6.5~8.0、具排灌条件、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园。

2、细致整地栽植前,应根据所选园地的地形和土壤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整地。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坡地上建园,应先修好水平梯田,然后在梯田面上按一定株行距挖栽植坑或栽植沟。另一种是平地建园,应先将土壤深翻熟化,整平,然后再挖栽植坑或栽植沟。栽植坑的大小为长、宽各0.8m,深0.8m;栽。栽植坑或沟回填土时要混拌农家肥,每株用量50kg左右。

3、选用健壮嫁接苗选用良种壮苗是丰产成功的关键。为保持良种的一致性,最好采用优良品种嫁接苗木。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有辽字号系列、香玲、鲁光、、陕核1号、、中林1号、中林5号、西扶系列1、2号、等优良品种。

4、栽植要做到“摆正、方向、直立、埋土、轻提、踩实、做盘、浇水、盖膜”十八字诀。摆正:栽植时将苗木放于准备好的塘中央,前后左右对正。方向:将苗木定在苗木移栽前的方向上。

直立:将苗木扶直,让根系向四周展开。埋土:覆以拌合过肥料的营养土。轻提:待根系全部埋完后,将苗木轻轻提动一下,使根系舒展并与细土紧密结合,然后再逐渐填土,栽植深度以土壤下沉后,与苗木在原苗圃埋土深度一致为宜。踩实:填土过程中,边填边踩,填一层土踩一遍,直至土填到高于地表5-10厘米时止。

做盘:在塘周围筑一环形的土埂。浇水:浇足定根水,每株50-80公斤。盖膜:每株覆盖1块1米×1米的农用地膜,膜中心剪成直径6厘米左右的小孔,苗杆由其中穿过,落地后小孔用细土盖上膜,四周需埋入地面表土以下。

二、核桃的土壤管理

1、耕作:

核桃园进行深耕压绿或压入有机肥是提早幼树结果和大树丰产的有效措施,深耕时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春季于萌芽前进行,夏秋两季在雨后进行,并结合施肥和将杂草埋入土内。应从定植穴处逐年向外进行深耕,深度以60~80厘米为宜,但须防止损伤直径1厘米以上的粗根。

核桃幼树生长较慢,行间土地可间作豆科作物或绿肥。成年果园每年4~9月用除草剂除草2~3次,于秋冬中耕一次。

2、施肥:

氮和钾是核桃的主要组成元素,而氮多于钾,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缺磷的土壤中也必须补充磷和钙,同时还要增施有机肥。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定植当年至发芽后开始追肥,每月1次,到9月底施一次基肥,第2~4年,每年于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

成年树(指嫁接苗定植第4~5年后)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次即可。基肥于秋季采果后结合土壤深耕压绿时施用(9~10月),亩施有机肥(畜禽粪水)5000千克,磷肥5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尿素15千克。追肥共施2次,第一次追肥于发芽前施用,亩施猪粪水1500千克,尿素20千克。第二次追肥于硬核期(6~7月)施用,以利于增加果重和促进花芽分化,可亩施猪粪水2500千克,尿素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

3、灌水:

核桃喜湿润,耐涝,抗旱力弱,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生长期间若土壤干旱缺水,则坐果率低,果皮厚,种仁发育不饱满;施肥后如不灌水,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因此,在开花、果实迅速增大、施肥后以及冬旱等各个时期,都应适时灌水。

三、核桃的整形修剪

1、修剪时期:休眠期间,核桃有伤流现象,故不宜进行修剪;其修剪时期以秋季最适宜,有利于伤口在当年内早愈合。幼树无果,可提前从8月下旬开始,成年树在采果后的10月前后,叶片尚未变黄之前进行为宜。

2、幼树整形:核桃树干性强,芽的顶端优势特别明显,顶芽发育比侧芽充实肥大,树冠层性明显,结合此特性,以采用主干疏层形为宜,且整形极易。其整形方法为:干高50~80厘米(若当年幼苗不够高度,可待苗木生长一年后再整形),定植当年不作任何修剪,只将主干扶直,并保护好顶芽(若顶芽损坏,可先一壮芽代替),待春季发芽后,顶芽将向上直立生长,将其作为中心干,顶芽下部的5~6个芽将萌发侧枝(其余芽不能萌发),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3~4个侧枝为第一层主枝,将其余新梢全部抹去。第二年按同样的方法培育第二层主枝,第二层保留2~3个主枝(与第一层相距60~80厘米),第三年选第三层主枝,保留1~2个主枝,与第二层相距50~70厘米。1~4年主枝不用修剪,可自然分生侧枝,扩大树冠。一般3~4年成形,成形时树高3~5米左右。

3、结果树修剪:核桃进入结果盛期,树冠仍在继续扩大,结果部位不断增加,容易出现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保证核桃达到高产稳产是这一时期修剪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修剪上应经常注意利用好辅养枝和徒长枝,培养良好的枝组,及时处理背后枝与下垂枝。从结果初期开始,就应有计划地培养强健的结果枝组,不断增加结果部位,扩大结果面积。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进入盛果期后,更应加强枝组的培养和复壮。培养枝组可采用“先放后缩”和“去背后枝,留斜生枝与背上枝”的修剪方法。徒长枝在结果初期一般不留,以免扰乱树形,在盛果期可转变为枝组利用,背上枝要及时控制,以免影响骨干枝和结果母枝。下垂枝多不充实,结果能力差,徒耗养分,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五、核桃的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1、核桃白粉病

核桃白粉病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7~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

核桃白粉病防治方法

⑴、连续清除病叶,病枝并烧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

⑵、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喷施。

2、核桃褐斑病

核桃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一年多次侵染,5~6月发病,7~8月为盛期。

核桃褐斑病的防治方法⑴清除病叶和结合修剪除病梢,深埋或烧抻。⑵开花前后和6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3、核桃黑斑病

核桃黑斑病是一种病原细菌引起,别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定果实,4~8月好病。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变黑,外缘有小浸状晕圈。

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⑴、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种。

⑵、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病力,及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病源物。⑶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5~6月喷洒1﹕2﹕200售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次。

(二)、主要虫害

1、核桃举胶蛾

核桃举胶蛾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受害果变黑皱缩,引起早期落果。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厘米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6~7月化蛹,产卵于两果相接处或萼洼梗洼叶柄上,初孵幼虫在果面爬行1~3时后蛀入果实危害,8月为脱果盛期。

核桃举胶蛾防治方法宜采用树上防治与树下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⑴、冬春细致耕翻树盘,消灭越冬虫蛹。8月上旬摘除树上被害虫果并集中处理。

⑵、成虫羽化出土前可用50%辛硫磷乳剂200~300倍液树下土壤喷洒,然后浅锄或盖上一层薄土。

⑶、成虫产卵期每10~15天向树上喷洒一次速灭杀丁2000倍液。

2、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

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是危害核桃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在枝干的皮层内缧旋状取食,被害处枝肿大,表皮变为黑褐色,直接破坏输导组织,导致大枝脱水干枯,严重时全株枯死。

核桃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的抗虫力,采后至落叶前结合修剪剪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掉。

2、成虫发生期喷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剂4000倍液。

3、刺蛾(俗称洋辣子、刺八角)常见的有黄刺蛾、福刺蛾、绿刺蛾和扁刺蛾。

刺蛾(俗称洋辣子、刺八角)以初龄幼虫取食叶面下表皮和叶肉,仅留表皮呈网状透明斑,我国南方每年发生1~2代,6月初出现成虫于叶背产卵,7月中旬至8月上旬孵化成幼虫开始危害叶片。8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越冬。

刺蛾(俗称洋辣子、刺八角)防治方法

1、秋季结合修剪铲出虫茧并深埋,成虫出现期(6月上中旬)每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摘除群集危害的虫叶并立即埋掉或将幼虫踩死。

2、幼虫危害严重时,在幼虫发生期喷洒25%亚胺硫磷乳油6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