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松

   2017-05-19 苗木佚名425
核心提示:芙蓉树流胶病的发生及防治——引发芙蓉树流胶的原因很多,病、虫、管理不善均能引起发病。流胶后由于汁液富含养分,会有真菌、细菌病害继发,加重危害。1、吉丁虫危害可引起流胶:它以幼虫危害芙蓉树的枝干皮层,主

萌芽松    拉丁学名:PinusechinataMill.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松目    科:松科    属:松属    种:萌芽松    命名者及年代:Miller,1768    保护级别:IUCN    红色名录:无危(LC)。

萌芽松(PinusechinataMill.)是松科、松属乔木。树皮淡栗褐色,纵裂成鳞状块片,树干上常有不定芽萌生出许多针叶;枝条每年生长多轮,小枝较细,暗红褐色,初被白粉;芽矩圆状卵圆形,褐色。针叶2-3针一束,深蓝绿色。球果圆锥状卵圆形,具短梗或几无梗,熟时种鳞张开;种鳞的鳞盾平或微肥厚,暗褐色,鳞脐突起,有极短之刺。

萌芽松分布于美国东部和东南部,中国有栽培。主要生长在海拔150-600米山麓,各种各样的土壤均能生长,但在排水良好,湿润的砂质壤土或粉质壤土上生长较好。

萌芽松主要用于木材、胶合板、其他结构材料和纸浆,甚至连主根都被用作纸浆木材。有时被用作常绿观赏植物和城市地区的屏障。生长较快,为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散布在阔叶林中的萌芽松对野生动物尤其有益,树冠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防风御寒的保护,种子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吃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年ver3.1)——无危(LC)。

一、萌芽松的形态特征

萌芽松是乔木,在原产地高达40米;树皮淡栗褐色,纵裂成鳞状块片,树干上常有不定芽萌生出许多针叶;枝条每年生长多轮,小枝较细,暗红褐色,初被白粉;芽矩圆状卵圆形,褐色,无树脂。针叶2-3针一束,长5-12厘米,较细,径微不及1毫米,深蓝绿色;横切面半圆形或三角形,单层皮下层细胞,稀有散生细胞的第二层,树脂道2-5,中生或其中1-3个内生。球果圆锥状卵圆形,长4-6厘米,具短梗或几无梗,熟时种鳞张开;种鳞的鳞盾平或微肥厚,暗褐色,鳞脐突起,有极短之刺。

二、萌芽松的生长环境

萌芽松主要生长在海拔150-600米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山麓。受到气候因素的限制,北部边界的年平均气温等值线为10℃,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南部边界的一年中或多或少地分布均匀。各种各样的土壤均能生长,但在排水良好,湿润的砂质壤土或粉质壤土上生长较好。

三、萌芽松的分布范围

萌芽松分布于美国东部和东南部的22个州:路易斯安那州、肯塔基州、特拉华州、宾夕法尼亚州、德克萨斯州、俄亥俄州、密苏里州、密西西比州、弗吉尼亚州、康涅狄格州、阿肯色州、乔治亚州、纽约州、佛罗里达州、哥伦比亚特区、田纳西州、北卡罗来纳州、新泽西州、南卡罗来纳州、马里兰州、西部弗吉尼亚州、阿拉巴马州。

中国江苏南京、浙江富阳、福建闽侯有栽培。

四、萌芽松的生长习性

萌芽松是雌雄同株的。雄性和雌性球果3月下旬在其范围的西南部出现,4月下旬在东北部出现。开放生长的树木可能会提前2周产生球果。雄球茎多见于新梢的基部,主要在下冠的老的侧枝上。雌球茎在雄球茎之后很快从冬芽中出现。授粉后,雌球花的鳞片闭合,开始缓慢发育。到第一个生长季结束时,它们的长度约为成熟球果的八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第二个生长季的早春或夏季受精后,球果迅速发育。它们在夏末或初秋成熟。

萌芽松一般要到20年左右才结种子,但据报道,5年生的树上有雌雄花。在9年生的树上已经产生了可存活的种子,尽管这很罕见。当树木直径达到30厘米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种子。

种子通常在10月底或11月初产生。当球果干燥时,苞片张开,使有翅种子脱落。大多数种子落在离它们起源的树很近的地方,但模式各异。大约70%的种子在成熟后一个月内落下,90%在2个月内落下。一些种子会持续到4月份,球果会在空着后很长时间留在树上。

萌芽松幼苗可以在早期发育出主根,如果任其生长,可能会变得非常大。如果主根受损,幼苗可以长出新的。然而,在短叶松生长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土壤较浅、岩石土壤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为坚硬的土壤,因此主根不会发育。侧根倾向于在土壤表面附近生长;它们通常集中在土壤的上部46厘米,很少出现在102厘米的深度以下。

五、萌芽松的主要价值

萌芽松主要用于木材、胶合板、其他结构材料和纸浆,甚至连主根都被用作纸浆木材。有时被用作常绿观赏植物和城市地区的屏障。生长较快,为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

散布在阔叶林中的萌芽松对野生动物尤其有益,树冠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防风御寒的保护,种子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吃掉,如松鼠可能会在球果自然打开之前切割球果并吃掉种子。

六、萌芽松的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年ver3.1)——无危(LC)。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