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粉蝶

   2017-04-04 苗业网佚名709
核心提示:山楂粉蝶 学名:Aporia crataegi (Linnaeus) 类属:鳞翅目粉蝶科山楂粉蝶分布与危害:山楂粉蝶在我国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各省及山东、四川等。主要为害苹果、山楂、梨、桃、杏、李等果树。山楂粉蝶形态特征:山楂

山楂粉蝶

山楂粉蝶学名:Aporiacrataegi(Linnaeus)类属:鳞翅目粉蝶科

山楂粉蝶分布与危害:山楂粉蝶在我国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各省及山东、四川等。主要为害苹果、山楂、梨、桃、杏、李等果树。

山楂粉蝶形态特征:

山楂粉蝶成虫:体长22~25毫米,体黑色,头胸及足被淡黄白色或灰色鳞毛。触角棒状黑色,端部黄白色,前后翅白色,翅脉和外缘黑色。

山楂粉蝶卵:柱形,顶端稍尖似子弹头,高约1.3毫米,卵壳有纵脊纹12~14条,初产时金黄,后变淡黄色,数十粒排成卵块。

山楂粉蝶幼虫:老熟时体长40~45毫米,体背面有3条黑色纵条纹,其间有2条黄褐色纵带。头胸部、臀板黑色。

山楂粉蝶蛹:体长约25毫米,黄白色,体上分布许多黑色斑点,腹面有1条黑色纵带。以丝将蛹体缚于小枝上,即缢蛹。

山楂粉蝶发生规律:山楂粉蝶一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群集在树梢虫巢里越冬,一般每巢十余头。春季果树发芽后,越冬幼虫出巢,先食害芽、花,而后吐丝连缀叶片成网巢,于内为害。较大龄幼虫离巢为害。待其老熟,在枝干、叶片及附近杂草、石块等处化蛹。在河南西部5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14~23天,成虫发生在5月底至6月上旬,产卵于嫩叶正面,成块,每块有卵数十粒。卵期10~17天。6月中旬幼虫孵化,幼虫为害至8月初,以3龄幼虫在虫巢中越冬。

山楂粉蝶防治方法:

1、剪除虫巢: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枝梢上的越冬虫巢,集中处理。

2、药剂防治:在春季幼虫出蛰为害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