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腐芽病

   2017-04-10 苗业网佚名445
核心提示:棕竹腐芽病分布与危害:幼芽和嫩叶受害,叶片未展开即先行枯萎,浅灰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展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整个树冠死亡。未展开的嫩叶基部组织变褐腐烂,散发

棕竹腐芽病分布与危害:幼芽和嫩叶受害,叶片未展开即先行枯萎,浅灰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展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整个树冠死亡。未展开的嫩叶基部组织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已展开的嫩叶基部常呈灰绿色水渍状。湿度高时,在病斑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在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浇水传播。

棕竹腐芽病病原发生规律: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至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

棕竹腐芽病防治方法:

①精心养护。2~3年换盆1次,用酸性腐叶土。10~15天浇灌1次0.1%~0.2%硫酸亚铁水溶液。注意不要浇水过多,以防烂根。保持通风透光。

②发病部及时剪除。

③喷洒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可防止病菌扩展蔓延。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