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冷杉

   2018-01-08 花木花木1691
核心提示:秦岭冷杉

秦岭冷杉    拉丁学名:AbieschensiensisTiegh.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松目    科:松科    属:冷杉属    种:秦岭冷杉    命名者及年代:Tiegh.,1891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Tiegh.)是松科、冷杉属植物,乔木,高达50米;一年生枝淡黄灰色、淡黄色或淡褐黄色,无毛或凹槽中有稀疏细毛,二、三年生枝淡黄灰色或灰色;冬芽圆锥形,有树脂。叶在枝上列成两列或近两列状,条形。球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种子较种翅为长,倒三角状椭圆形,种翅宽大,倒三角形。花期5-6月,果期10月。

秦岭冷杉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于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及甘肃南部海拔2300-3000米地带。

秦岭冷杉是很好的庭园绿化树种,木材较轻软,纹理直,可供建筑等用。球果入药称为“松墨子”,有平肝息风调经活血、止血、安神定志等功能。树皮和叶含芳香油,可提取冷杉油。

秦岭冷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于秦岭,因生于阴坡及山谷溪旁的密林中,多数植株常不结实,仅在光照较好处的成龄植株能正常结实,但有隔年结实现象,种子易遭鼠类啮食,天然更新较差,加上过度采伐,分布面积日益缩小,植株数量逐渐减少,因此有着“植物活化石”之称。

一、秦岭冷杉的形态特征

秦岭冷杉是乔木,高达50米;一年生枝淡黄灰色、淡黄色或淡褐黄色,无毛或凹槽中有稀疏细毛,二、三年生枝淡黄灰色或灰色;冬芽圆锥形,有树脂。叶在枝上列成两列或近两列状,条形,长1.5-4.8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果枝之叶先端尖,或钝,树脂道中生或近中生,营养枝及幼树的叶较长,先端二裂或微凹,树脂管边生;横切面上面至下面两侧边缘有皮下细胞一层,连续或不连续排列,下面中部一至二层,二层者内层不连续排列。

球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长7-11厘米,径3-4厘米,近无梗,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中部种鳞肾形,长约1.5厘米,宽约2.5厘米,鳞背露出部分密生短毛;苞鳞长约种鳞的3/4,不外露,上部近圆形,边缘有细缺齿,中央有短急尖头,中下部近等宽,基部渐窄。种子较种翅为长,倒三角状椭圆形,长8毫米,种翅宽大,倒三角形,上部宽约1厘米,连同种子长约1.3厘米。花期5-6月,果期10月。

二、秦岭冷杉的生长环境

秦岭冷杉喜气候温凉湿润、土层较厚、富含腐殖质的棕壤土及棕壤土的立地环境,耐寒耐旱性较差。分布区年平均温7.7℃,极端最高温不超过35℃,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5.3℃,相对湿度不小于78%,年降水量1347毫米。通常生长于山沟溪旁及阴坡,和它混生的树种有巴山冷杉(AbiesfargesiiFranch.)、铁杉(Tsugachinensis(Franch.)Pritz)、华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油松(P.tabuliformisCarr.)、漆木(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ey.)、梾木(CornusmacrophyllaWall.)、重齿槭(AcermaximowicziiPax.)、红桦(Betulaalbo--sinensisBurkill)等。在郁闭度大的林分中,天然更新不良;而在林冠稀疏,排水良好的阴坡或半阴坡林缘、林窗处,天然更新良好。

三、秦岭冷杉的分布范围

秦岭冷杉分布于中国河南西南部内乡,湖北西部房县、神农架、巴东,陕西南部山岚皋、石泉、宁陕、华县、长安、周至、太白山、佛坪、留坝、略阳、华阴,甘肃南部天水、武都,舟曲和迭部等地。

四、秦岭冷杉的繁殖方法

采种

选50-60年生的健壮母树采种。种子成熟期为9-10月。种子成熟后,种子随种鳞一起离轴脱落飞散,因此,必须抓紧时机,待球果变成浅褐色时,及时采摘。球果采回后,暴晒脱粒,收集种子。如遇阴雨天气,可在室内摊开阴干,经常翻动,以防种子霉烂。种子含油脂多,不宜水选,风选后装入袋中,放置在通风干燥处贮藏。每个球果一般有种子120-150粒,最多可达170粒。

种子消毒

为了预防幼苗发生病害,播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消毒,以0.31%的溶液浸种4-6小时,用3%的浓度则浸种30分钟。但胚根已突破种皮的种子,不要用高猛酸钾消毒。

种子催芽

其主要方法有:

温水浸种:法播前把消过毒的种子放入木桶、缸或盆中,加入45-60℃的温水,充分搅拌,使水自然冷却为止,浸泡1-2昼夜,每昼夜换水1次,待30%种子裂嘴时方可播种。

热水烫种:法播前把消过毒的种子用80℃的热水烫10-15分钟,然后加冷水一半,再浸6-10天,每天换水1-2次,捞出后晾干后播种。

混沙堆积法:消过毒的种子,拌沙或锯屑堆积,每隔12小时用50-60℃温水浇1次,约7-10天,种子裂嘴后播种。

土坑浸泡法:在河沟旁挖一土坑,下垫席子,种子放入坑内后引水入坑,经常搅拌,种皮开始破裂,即可播种。

草袋流水浸泡法:在有流水的条件下,将种子装入草袋,浸入流水中,经15-20天,种子吸水膨胀,个别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混沙冬藏法:种子有休眠习性,冬季用1:3的比例混沙埋藏,经过一冬,种壳软化,开春播前挖出堆积,用湿麻袋盖上浇水催芽,种子裂嘴时播种。

播种

秋播及春播均可。秋播来春发芽早,但易受寒、霜害,主要用于积雪多且融雪迟的地区。春播时间随播种地的海拔高度而异,海拔1500米左右,4月中旬播种,海拔2000米左右,4月下旬播种。撒播和条播均可,覆土厚度0.5-1厘米。每亩播量50千克,每亩产苗30-40万株。播后用塑料薄膜搭上高30厘米的拱型棚。播后20天左右可出苗。

五、秦岭冷杉的栽培技术

圃地选择

冷杉属于高山树种,育苗地应选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地,否则小苗成活不好,生长缓慢。以阳坡半阳坡,土质疏松的沙壤、并富含有机质、酸眭、排水良好为宜,切忌盐渍土;在苗圃地中最好选前作为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或杨柳科、壳斗科树种的育苗地播种秦岭冷杉;种过玉米、棉花、豆类、马铃薯等农作物和蔬菜的土地不宜育秦岭冷杉。除苗圃地育苗外,应广泛采用条件较好的林中空地,进行山地育苗,简便、省工、病虫害少;而且就近起苗造林,能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鼠类活动猖獗之处要注意防鼠。

整地作床

先一年秋季深翻土壤,清除草根、石块等杂物,整平床面,留好排水沟。降雨多的地方,可筑成高床,床高10-15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基肥4000-5000千克。并用1-3%硫酸亚铁液2.5千克/亩,进行土壤消毒。山坡应沿等高线整成带宽1米左右的小块梯田,并注意排水沟的配置。

苗期抚育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撤除薄膜,另搭树枝荫棚,8月底逐步撤除遮荫棚。在云雾多、温度低的地方可以不搭荫棚,实行全光育苗。

及时清除杂草,幼苗期根浅,除草时谨防伤根,最好雨后拔草。全年中耕除草5-6次。幼苗出土1个月左右,每亩可施化肥4-5千克和稀释粪水500千克,再1个月后可施人粪尿,两周后施硝酸铵7.5千克/亩。

当年苗高仅达2.5厘米,抗寒、抗旱能力都差,越冬时应在苗床覆草5-8厘米,开春后4月中、下旬陆续撤除。

秦岭冷杉幼苗主根长,侧根须根少,为了促使根系发育,培育大苗壮苗,应将2年生的原床苗换床移植,行距15-20厘米,株距3-5厘米,在全光下再培育2-3年,加强苗期管理,待苗高30-40厘米、地径0.5-0.7厘米时出圃造林,可使造林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一般不易发生病虫害,有时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发生立枯病,应在幼苗出土后,每隔10天喷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喷0.5-1.5%硫酸亚铁溶液。施用硫酸亚铁后应喷清水洗苗,以防药害。

山地育苗病害较轻,但易遭受鸟害和鼠害。从播种后到幼苗出齐,种壳脱落,应加强防鸟和防鼠。除人工看守外,可投放毒饵,药物拌种;灭鼠还可采用架设暗箭的办法,加以捕杀。

移植

砍灌、除草、整地:造林地应按等高线水平带状砍灌割草,带宽1-1.5米,带间距2-3米。在已砍灌割草后的带上挖坑,坑大50×50×30厘米或40×40×30厘米,如土壤黏重,应适当深挖。有条件的春季造林,前秋挖坑为好。秋冬蓄水(雪)保墒,熟化土壤,利于林木成活生长。

栽植时间:高山造林冬季易受冻害,以春季栽植为好。春季视土壤解冻情况,越早越好,应按先阳坡后阴坡,先沟外后沟里的顺序进行。

苗木要求:高山造林地条件差,灌草丛生,抚育困难多,应把功夫下在苗木质量上,采用大苗壮苗造林。造林苗木应做到用4年生以上,苗高30-40厘米,地径0.5厘米以上,顶芽饱满,叶色正常壮苗。

造林密度:为早日郁闭,应适当密植,行距2-3米,株距1-1.5米,每亩200穴左右,每穴栽苗2-3株丛植。

栽植技术:做到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苗、随栽植,保护苗根不失水。栽植时苗根舒展,不窝根,适当深栽,分层填土,栽端踏实,保护好顶芽和枝干不受损。

幼林抚育

这是成林的关键,苗木生长超出草被层前,每年都要抚育。前3年每年3次,以后每年1次。抚育以除草、砍灌、松土、培土为主,抚育时间应在植物生长旺盛以前进行。在有冻害地区,结冻前应覆草、培草皮防冻。

六、秦岭冷杉的病虫防治

病害

幼苗猝倒病

防治方法:幼苗出土期,每周喷洒0.5-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可用0.5-1%的硫酸亚铁防治。

立木腐朽病

防治方法:改善林地的卫生条件,将林地病腐木及时清除。

虫害

蚜虫

防治方法:于有露水的早晨,喷施0.1%乐果水剂防治。

松叶蜂

危害特征:以幼虫取食针叶,严重者可使树木枯死。此虫1年1代,以老幼虫在表土层中作茧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始见成虫,中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旬羽化结束。6月下旬为幼虫孵化始期,7月上句为盛期,下旬孵化结束。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严禁带虫苗木出圃造林;营造混交林;②幼虫期喷洒25%溴氰菊脂4000-6000倍液、灭幼脲Ⅲ号40-60微升/升;③成虫羽化盛期,用敌马烟剂熏杀。

花鼠

危害特征:栖息于针、阔叶林中,一般均在树根或岩石洞隙间作巢,并在洞穴中冬眠。杂食性,以坚果、浆果为食,危害种子。

防治方法:①1.5-3%%磷化锌拌种,浸种催芽至大部分裂嘴后播种;②增加播种深度,覆土厚度4-5厘米为宜;③鼠类过多的地方可用捕鼠笼、捕鼠夹捕杀。

七、秦岭冷杉的主要价值

生态

秦岭冷杉为中国特有植物,属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分布地区狭窄,数量较少,可能是一种较古老的裸子植物,特别是它较集中分布于秦岭高山(海拔1350-2300米)的宁陕、佛坪一带,在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区系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又因该种为秦岭森林上限惟一的速生树种,在积极恢复迹地更新和营造速生丰产林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木材

秦岭冷杉干形通直圆满,生长较快,心材和边材区别不明晰,材色黄白略带微红,无正常树脂道,纹理通直,均匀细微,材质松软,易于加工,切面光滑,不具气味,木材气干较快。但板材常见有轻度的干裂或翅曲变形现象,耐腐性差,是建筑、电杆、板材、家具等以及造纸的上等材料,应当作为高山优良针叶树种重视发展。

园林

秦岭冷杉树冠塔形,姿态挺拔美观,枝壮叶浓,常年翠绿,观尝价值很高,是很好的庭园绿化树种,已引起城市园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西安植物园栽植的秦岭冷杉即引自秦岭,至今数年,株高5米,生长良好。

药用

球果入药称为“松墨子”,有平肝息风调经活血、止血、安神定志等功能。

经济

树皮和叶含芳香油,可提取冷杉油。

八、秦岭冷杉的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

种群现状

该种星散分布于秦岭。因生于阴坡及山谷溪旁的密林中,多数值株常不结实,仅在光照较好处的成龄植株能正常结实。

濒危原因

秦岭冷杉有隔年结实现象,种子易遭鼠类啮食,天然更新较差。旅游开发导致景区局部环境变化。石人山每年接待游人很多,加上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长年在山上吃住,使沿途环境温度升高。加上过度采伐,分布面积日益缩小,植株数量逐渐减少。


苍山冷杉    拉丁学名:AbiesdelavayiDiels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松目    科:松科    属:冷杉属    种:苍山冷杉    命名者及年代:Franch.,1899    保护级别:(IUCN)2010年ver3.1——无危(LC)。

苍山冷杉(AbiesdelavayiDiels),是松科冷杉属乔木。苍山冷杉植株较高;树皮灰褐色,粗糙,纵裂;一年生枝红褐色或褐色,无毛;叶通常微弯呈镰状,有两条粉白色气孔带;球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熟时黑色,被白粉,有短梗;种子窄三角状卵形,种翅较种子为短;花期5月,果期10月。[9]

苍山冷杉原产于中国云南贡山、德钦、丽江、大理等地区,在西藏东半部也有分布,为中国特有树种。苍山冷杉多生于高山寒冷地带,[10]喜冷凉及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瘠薄,对土质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11]苍山冷杉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12]

苍山冷杉的种子可入药,味辛,性温,有温中理气、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发痧气痛、脘腹冷痛、小肠疝气等病症。[13]苍山冷杉的树皮可提取栲胶,其枝及叶可提取香料;木材可供建筑、板材、家具、火柴杆及造纸使用,具有经济价值。

一、苍山冷杉的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米;树皮粗糙,纵裂,灰褐色;大枝平展,树冠尖塔形;小枝无毛,稀嫩枝有毛叶枕之间微有凹槽,一年生枝红褐色或褐色,二,三年生枝暗褐色、褐色或暗灰褐色;冬芽圆球形,有树脂。

叶密生,辐射伸展,或枝条下面之叶排列成两列,上面之叶斜上伸展,条形,通常微呈镰状,边缘向下反卷,长0.8-3.2(多为1.5-2)厘米,宽1.7-2.5毫米,先端有凹缺,上面光绿色,下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粉白色气孔带,白粉带常被反卷的叶缘遮盖,横切面两侧卷曲、两端急尖,有2个边生树脂道,上面至两端下侧有一层连续排列的皮下层细胞,稀两端二层,下面中部有二层皮下层细胞。

球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熟时黑色,被白粉,长6-11厘米,径3-4厘米,有短梗,中部种鳞扇状四方形,长1.3-1.5厘米,宽1.4-1.8厘米;苞鳞露出,先端有凸尖的长尖头,尖头长3-5毫米,通常向外反曲;种子窄三角状卵形,种翅较种子为短,种翅淡褐色或褐色。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二、苍山冷杉的近种区别

苍山冷杉近怒江冷杉(学名:AbiesnukiangensisC.Y.ChengetL.K.Fu),但后者球果的种鳞较大,宽1.8-2.2厘米,苞鳞较短,不露出;一年生枝有毛;叶较宽长,通常长1.8-3.2厘米。

该种近似冷杉(学名:Abiesfabri(Mast.)Craib),过去多数植物学工作者,曾将冷杉误为苍山冷衫。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冷杉的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或淡黄褐色,通常凹槽内有疏生短毛;叶之横切面两端钝圆,上面的皮下层细胞不连续排列;球果的苞鳞较短,仅尖头露出。而苍山冷杉的小枝红褐色或褐色,多无毛;叶缘显著地向下卷曲,横切面两端尖,上面的皮下层细胞连续排列;球果的苞鳞露出,尖头较长。

三、苍山冷杉的分布范围

苍山冷杉分布于中国(云南、藏南地区)、缅甸、越南。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大理、宾川、云龙、剑川、鹤庆、碧江、中甸、贡山等地及西藏东南部,江西庐山有栽培。苍山冷杉是中国冷杉属分布最南的一个森林类型,分布区南界约位于北纬25°30′。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带,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横断山区的亚高山或高山地段上。其分布范围较狭窄,呈零星小片地分布。苍山冷杉为中国特有树种。

四、苍山冷杉的生长习性

(一)、海拔

在中国垂直生长于海拔3300-4000米高山地带。个别地段上可上升至海拔4200米,但林木植株低矮、生长不良。

(二)、气候

苍山冷杉在分布区内气候条件的特点是:终年多云雾笼罩,年平均温度约5.1℃,最热月平均温度为11.5-12.5℃,最冷月平均温度约在-3℃左右;蒸发量小,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由于气温低,林木生长季节较短。

(三)、土壤

苍山冷杉林下土壤由于低温,林地潮湿,在一些较平缓林地的土壤有潜育现象。土壤厚度一般为40-60厘米,其中枯枝落叶层厚4-6厘米,以未分解和半分解残落物组成;腐殖质层6-15厘米。土壤pH值7.0左右,质地疏松,肥力中等。

(四)、林下组成

苍山冷杉林除有小面积的纯林以外,一般常与长苞冷杉、川滇冷杉、丽江云杉、大果红杉、云南铁杉等针叶树种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混交林。在阳坡、土壤瘠薄的陡坡地段,亦见苍山冷杉和高山栎组成混交林。在地势比较平缓的阴坡、半阴坡及箐沟两侧坡地,苍山冷杉林内常见有阔叶树种伴生。

苍山冷杉林大部分是复层异龄林,单层林分少见。在以苍山冷杉为主所组成的复层异龄林中,其主林层由苍山冷杉的Ⅰ、Ⅱ世代林木组成,并常有云南铁杉,长苞冷杉、丽江云杉、川滇冷杉等伴生。林层平均高22-26米,平均胸径30厘米左右,疏密度0.5-0.6,每公顷蓄积量400-500立方米。次林层由苍山冷杉的Ⅰ、Ⅱ世代林木为主组成,尚有少量的高山栎、桦木、槭树等阔叶树种混生。林分平均高14-16米,而各树种的平均胸径大小不一,疏密度0.1-0.2,每公顷蓄积量50-100立方米。

苍山冷杉林的下木种类发育中等,覆盖度在30-40%,平均高2-3米,个别林内下木平均高可达4-6米。常见的下木主要有箭竹、冰川茶蔗子、峨眉蔷薇等。草本植物覆盖度约20-30%,主要有东方草莓、白花酢浆草、滇黄精等。林内苔藓植物也较发达,覆盖度60%左右。藓类以锦丝藓占优势。

(五)、生长规律

苍山冷杉林的生长较缓慢,多属Ⅲ-Ⅳ地位级,立地条件的不同,生长有很大差别。山上部土层瘠薄地段上的林分,多为Ⅳ-Ⅴ地位级,在海拔3900-4000米之间的山顶、山脊的苍山冷杉,由于风大、低温,生长受限,林木趋于矮化。

苍山冷杉是滇西北高山针叶林中具有较强更新能力的树种。结实丰富,一般60-80年时已进入结实旺盛期,直到林分年龄达160-180年的过熟期,仍具有结实能力。立地条件好的林分,结实旺盛期可提前10-20年。

(六)、更新演替

苍山冷杉是滇西北高山针叶林中具有较强更新能力的树种。它结实丰富,一般60-80年时已进入结实旺盛期,直到林分年龄达160-180年的过熟期,仍具有结实能力。立地条件好的林分,其结实旺盛期可提前10-20年。

苍山冷杉林下天然更新主要取决于光照和湿度因子。以林冠郁闭度0.6时,更新较佳,随着郁闭度的增大或减小,其更新株数相应递减。林冠下的下木和活地被物的盖度,亦影响光照条件和种子与土壤相接触,因此,当下木覆盖度在20%和活地被物的覆盖度在10%时更新株数量多,随着覆盖度的增大而更新株数量相应减小。

苍山冷杉是一个较稳定的森林类型。但当林分遭受严重破坏(如过度的采伐、火烧等)时,林下更新幼苗及幼树因受失去蔽荫而导致死亡,迹地很快被杨、桦之类侵入占据,不过,杨桦林的发生又为苍山冷杉林分的恢复提供荫蔽条件。但若继续遭受破环,迹地往往就由矮高山栎或杜鹃灌丛替代,苍山冷杉林的恢复就很难了。

五、苍山冷杉的繁殖方法

苍山冷杉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

六、苍山冷杉的下级分类

墨脱冷杉(学名:AbiesdelavayiFranch.var.motuoensisChengetL.K.Fu)该变种与苍山冷杉的区别在于小枝颜色较浅,通常被密生柔毛;叶较长,通常长2-3厘米,排列较疏。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墨脱(模式标本产地)、察隅及错那等地海拔3000-3800米地带。

七、苍山冷杉的主要价值

1、经济价值:苍山冷杉木材淡黄白色,质轻软、细密,比重0.50,纹理直,均匀细致,易干燥,易切削,且切面光滑,钉着力弱,油漆和胶粘性中等,可供建筑、板材、家具、火柴杆及造纸原料等用材。树皮可提栲胶。可作分布区内的森林更新树种。

2、药用价值:苍山冷杉的种子可入药,味辛,性温,有温中理气、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发痧气痛、脘腹冷痛、小肠疝气等病症。苍山冷杉的枝及叶可提取香料。

八、苍山冷杉的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0年ver3.1——无危(LC)。

保护措施


要求凡有秦岭冷杉分布的地方,所有建筑物要立即全部拆除,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一切建筑物,要逐步拆除,以尽快恢复原生植被状态;组织有关专家,对石人山旅游开发的环境容量进行评估,节假日旅游高峰期要限制上山人数。

为了尽快拯救秦岭冷杉,尽快建立冷杉档案,对每棵存活的树都要记录在案,定期观测,对生有病虫害的树木及时打药除虫,市、县两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请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病虫害防治专家,专门前来诊断开方,拿出了具体救治方案,比如输液、涂干,树根埋液、喷洒等。对枯死的冷杉树木应清理出林区;在生态敏感区要减少旅游活动,拆除违规建筑。建议在海拔1800米以上区域不要建森林小木屋和餐馆,已建的应尽快拆除,要尽快恢复原生植被。

神农架、伸坪、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秦岭冷杉的保护,促进天然更新,开展繁殖引种工作,扩大其分布区。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