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黑点病分布与危害:20世纪90年代国内苹果上发现的一种新病害,该病主要在苹果果实皮孔部位形成浅层小黑点,影响苹果外观和经济价值。目前在少数地区有加重的趋势。寄主苹果、海棠和花红等果树。
苹果黑点病症状:苹果黑点病主要为害果实,枝梢和叶片也可受害。
(1)枝干: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上面长出黑色小粒点。
(2)叶片:在叶面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点,后期上面长出黑色小粒点。
苹果黑点病5mm左右。病斑形状不规则,稍凹陷,果肉稍有苦味,周围有红色晕圈,与苹果痘斑病相似。病斑上长出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抱子座或菌丝结。在果实成熟期和贮藏期形成分生孢子器。
(3)果实:发病初期围绕皮孔,出现深褐色至黑褐色或墨绿色病斑,病斑大小不一,小的似针尖状,大的直径
苹果黑点病适宜感病环境:
1、幼树的嫁接口附近。
2、地势低洼积水,土质瘠薄及管理粗放的小树、幼树及衰老树易发病。
3、偏施氮肥,树体生长过旺发病重。
4、果园杂草多而茂盛;整枝太轻,枝条过多通风透光差的发病重。
5、雨水多,光照少,高温高湿时发病重。
6、苹果品种以金冠、国光、富土等易感病品种易感病。
病原:子囊菌亚门真菌——苹果斑点小球壳菌Mycosphaerella pomi(Pass.)Waltonet Orton
无性世代为:: 苹果斑点柱抱霉印indrasporium pomi Books 苹果果斑茎点菌phoma pomi Pass。
发生规律:病菌在受害果及病落叶上越冬。翌春受害果腐烂,表面着生小黑点,即病菌子座,子囊壳产生孢子传播侵染。被害落叶在翌春也可产生很多孢子进行侵染为害。苹果感染盛朝在落花后10~30天,病斑在7月初开始出现,病害潜育期为40~50天。
苹果黑点病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是防病的根本措施,为防止幼树发病,需加强对苗圃的管理,以培育壮苗。
2、芽接苗要在发芽前15~20天剪砧,用1%硫酸铜消毒伤口,再涂波尔多液保护。苗木定植时,以嫁接口与地面相平为宜,应避免栽深,并浇足水,以缩短缓苗时间。
3、发病时应及时刮除病斑,刮后病部涂福美砷等药剂消毒。
4、果树发芽前喷施一次防治病虫的混合药。
5、选用抗病、抗虫、高产无病虫的苹果树苗。
6、选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田块做果园。
7、秋季50%落叶时,喷施1.58%硝酸苯基汞(PMN)。
8、冬天要合理剪枝,剪枝要有利于果树的通风透光、营养合理分布。
9、冬天要清除果园内的杂草、落叶、病枝、落果以及修剪的树枝,深翻地。
10、冬天要刮除病斑,病斑刮除处喷施硫酸铜或福美砷或石硫合剂等保护性药剂。
11、果树发芽前结合对其他病虫防治,喷40%福美砷 100倍液或波美3~5度石硫合剂加 0·3%五氯酚钠混合液保护树干。
12、幼果形成时,套上涂以苏子油的纸袋。